原帖由 ** 于 2007-11-2 11:33 发表
从图片上看,感觉这所学校建造的象个住宅,而不象是学校,特别是那个校门,除了给人感觉有些奢侈以外还有特别的没有美感,我过去经常下乡去山里的学校搞调研,觉得山里的学校一不需要校门和围墙,因为这样一是没有必要,二是会限制他 ...
------------------
没有校门和围墙的学校,并不是真正的学校,我们修建的第一所小学没有校门和围墙, 结果教室玻璃被砸碎,国旗杆被偷走. 一个小学,需要管理和维护,校门和围墙是不可少的.
有些助学朋友, 到了贫困山区,学生越苦他却越兴奋, 房子越破他越觉得来得值, 镜头不断闪烁. 抱着一个衣服褴褛的小孩都掉泪..实际上,他只是被自己感动了,被自己的"爱心"行为感动了,他所关注的只是自己的感觉.他的泪水只是为自己的感觉而流出. 任何同情和怜悯及眼泪,对那些山区并无实际意义. 而这样的心态根本不适合助学...
助学就是帮助山区的老乡们做点实事.能帮人家修建小学,那就修建吧.不要施舍给人家,要盖就给人家盖得完善一点,尽可能不要缺这少那. 不要认为人家穷苦,就不修建围墙和校门了, 或者认为修建了就是浪费和奢侈..按照国家规定的小学修建规范和标准,修建校门和围墙是必须的, 监理验收时必须有这一项,并且对墙体的宽度和材质都有严格要求. 我们知道完善,难道人家就不想完善吗? 做助学,不要把自己放在高处,把老乡放在低处,我们要蹲下身子,目光与他们平齐,去帮助他们.
捐助了钱,修建房子,最好按老乡们当地修建方式和结构去修建,我们不要过多干预, 评头论足地指挥人家这么干,那么干,那不好.实事求是,一切从当地实际出发去修建,比如校园面积,当地都是山区,是在山坡上找块地皮修建的,很难有完整的大面积的平地,修建前我们就不能要求人家校园准确的尺寸,要依山势具体情况而定.捐助款,关键看是否用在修建学校上? 只要不被贪污,不被挪用, 而真正地用在了修建上, 就OK, 至于修建结构和方式,由当地人按照实际村情去做,由他们说了算.
我希望能给山区老乡们修建相对完善的学校,希望学校能有围墙和校门, 方便于学校的维护和管理. 我很欣慰,也很高兴. 我希望他们生活得更好. 并且也相信他们将来一定会生活得更好.
前不久,日本NHK电视台去云南拍摄盖学校的片子,导演说,你们这里的破学校呢(金棉乡)? 怎么看上去都不破呢,我回答, 破的已经修建完了(金棉乡),去年还有8所破的,今年没有了.他说,没有破的,镜头感不强,反差不大呀,希望找些破的拍,还说,他喜欢张艺谋..我说,中国在发展,既然你们拍摄的是记录片,就要以记实为主,中国在发展,金棉乡今年没有就是没有了,可以拍实际的好的镜头呀,为什么非要挑中国最落后和脏乱的镜头给世人看呢?中国难道都是这样吗?都是小脚女人和清戏辫子吗?
他说:要是房子不破,就没人捐款了。
我说:不捐我还省心呢.记实为主, 破就是破,不破就是不破.
他就是那样一个心态“学生越苦他却越兴奋, 房子越破他越觉得来得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