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中西部贫困生营养匮乏触目惊心 比城市孩子"晚熟"2年
[打印本页]
作者:
gsjczzm
时间:
2011-3-2 07:54
标题:
中西部贫困生营养匮乏触目惊心 比城市孩子"晚熟"2年
中西部贫困生营养匮乏触目惊心 比城市孩子"晚熟"2年
2011年03月01日 15:34:13 来源: 黑龙江晨报
西滩中心小学一年级6岁的扣强,正在仔细地把鸡蛋皮上的蛋白吃干净。
2010年5月后,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对青海、云南、广西、宁夏四个省份的12所农村寄宿制小学的学生营养问题做了抽样调查。此次调查发现,参加体检的1458名10至13岁学生中,生长迟缓率近12%,低体重率达到9%。这表明,中国贫困农村学生营养不良、发育迟缓等问题相当突出。
中西部农村学生营养堪忧
一份对四省份农村贫困学生的营养调查显示,农村学生存在着严重的营养不良和发育迟缓问题。
2月27日下午,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在京发布农村贫困学生营养状况调研报告。报告称,受调查的1400多个农村孩子中,每100个中就有近12个生长迟缓,身高低于同龄城市孩子6至15厘米,还有9个体重低于同龄城市孩子约7至15公斤。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秘书长、“贫困地区寄宿制学校儿童营养改善项目组”组长卢迈指出,营养摄入严重不足是这些学生营养不良和发育迟缓的主要原因。
营养不良是发展中国家常见的儿童疾病。在中西部地区,近年来儿童营养不良虽有改善,但问题依然突出,这被学者形象地称为“营养贫困”。这些“营养贫困”发生在数千万未成年人身上,严重性并不亚于“收入贫困”。
此次由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历时数月组织的专项调查,涉及中西部四个国家级贫困县,分别是青海省乐都县、云南省寻甸县、广西自治区都安县和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吉县。
2010年下半年,项目组对上述四个国家级贫困县1674名4至6年级小学生做了体检,对503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到60户学生家入户访谈。同时也调查了寄宿生家长、学校管理者、县教育和财政部门、省(区)教育和财政部门等相关官员。
这个具有全国性视野的抽样调查,发现的贫困学生营养问题的严重性远远超过此前预期。
调查组发现:与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测量结果相比,四省受调查的小学生中,10岁年龄组孩子的体重比2005年农村学生平均体重低3公斤;13岁年龄组中,男、女生体重分别低10公斤和7公斤,就男、女寄宿生的身高而言,分别比2005年全国均值低11厘米和9厘米。
项目组此前在广西都安县的调查还发现,当地农村很多13岁男孩的身高和体重,只相当于全国平均的农村11岁和城市10岁男生的水平,存在严重的发育迟缓。
营养匮乏触目惊心
调研发现,在宁夏西吉、广西都安、云南寻甸,寄宿学生每日摄入热量仅为专家推荐量的62%、66%和68%,钙铁锌等微量元素摄入低于20%;广西都安县寄宿生的维生素C的摄入量几乎为零。接受调查的学生中,有72%的学生上课期间有饥饿感,其中每天都会有饥饿感的高达三分之一。
目前,学校供餐缺乏专业的营养指导,难以实现均衡营养的目标。由于经费有限,学校在供餐时往往量入为出,以当地农产品和饮食习惯为准,没有合理膳食和均衡营养。
在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吉县,寄宿制学生每日两顿饭都是土豆面。监测发现,学生维生素C摄入量仅为推荐量的30%,钙的摄入量为17%、铁的摄入量为15%。而在广西都安县,受调查学生几乎没有副食,维生素C的摄入量基本为零。
近年来,受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农村学校生源锐减,诸多小学和初中被撤并,寄宿制学生数量猛增。学生寄宿后,生活支出增加明显,原本分散在家庭中的学生饮食和营养问题集中呈现。
农村学校撤并 寄宿生剧增
近年来,受计划生育政策影响,中国农村小学和初中人数正在以每年数百万的数量持续减少。由此带来的农村中小学校的撤并,每年也都2万所以上。与此同时,农村学校的寄宿生大量增加。官方材料显示,截至2006年,中国义务教育阶段寄宿生总数已达3000万人,除了东部省份,有近2300万分布在中西部农村地区。
据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经济研究所学者成刚介绍,在中国农村地区,小学三年级以下的学生,约有30%学生寄宿;四年级以上约有70%以上的学生寄宿;到了初中,农村孩子的80%以上在学校食宿。
据此计算,全国农村寄宿制学生人数可能高达3400万以上。按中西部地区学生占全国75%左右计算,全国中西部农村寄宿制学生接近2600万人。学生寄宿后,生活开支大增。受制于中西部严重的收入贫困,数千万寄宿生的营养状况可能恶化。
政府投入不足
目前,中国政府对贫困农村学童的生活补助资金偏低,2010年中央和地方政府投入总计只有100亿元多一点。这一财政补助资金只覆盖了中西部农村1100万寄宿生,仅占全国中西部农村寄宿生总量的40%多一点。
权威专家预计,如果把中西部农村2600万义务教育寄宿生全部纳入财政补贴范围,以每年250个在校日、每人每天补助3元计算,大约需要187亿元;如按人均每天补助4元计算,全国则需要投入260亿元。
目前,按有关政策,对农村学校寄宿制贫困生的财政补助,由中央和地方财政各承担一半。但是,到了基层,由于财政困难,难以按规定配套,结果是更多学童得不到补助,或补助“被打折”。
全国人大代表、陕西省商洛市长杨冠军此前曾在议案中指出:西部地区地广人稀,校点调整任务大,农村平均50%左右的初中生、40%左右的小学生需要寄宿。而商洛市农村义务教育寄宿生14.5万人中,贫困生占60%,但享受生活补助的仅为23.1%。
营养干预机制漏洞多
2011年2月23日,宁夏固原市西吉县西滩乡中心小学一年级一班的马燕正在吃从家带的馒头。
早上6点,老师们为全校四百多学生煮鸡蛋。
2月27日,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在其关于贫困学童营养的调查报告中指出:一方面,各级政府用于农村贫困生的营养干预投入太少;另一方面,受制于现有体制机制,这些有限的财政资金在改善学生营养上成效“仍然有限”。
专家发现,在西南和西北地区,很多农村寄宿制学校,尤其是小学,根本就没有食堂,更没钱请厨师。即便政府加大了补助力度,改善学生营养仍然是一句空话。同时,由于寄宿制学校数量有限,一些本应寄宿的学生无法寄宿,就不具备享有政府生活补助的资格。
当前,在对贫困生生活补助和营养干预上,主要存在三大问题:
首先,现有财政补助资金政策目标模糊。这些财政资金,到底怎么用,如何用于改善学生营养,各地各部门认识不一,做法各异。比如,广西财政部门规定,该补助必须以现金发到家长手中,结果这笔钱部分被家长挤占,挪做他用。
其次,诸多中西部地区学校缺乏提供营养餐的能力,或没有食堂,或没钱请厨师,导致改善学生营养无从谈起。有的地方,生活补助费的发放普遍滞后。有些省份甚至学期结束了还没把钱发下去,遑论改善学生营养。
学者建言
消除学童 “营养贫困”
针对中西部四省(区)学生营养调查中发现的严重营养不良和发育迟缓问题,2月27日,经济学家、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秘书长卢迈指出,中国政府应加大对农村贫困学生的营养干预投入,尽快消除“营养贫困”。
卢迈引述营养学专家的观点指出,改善儿童营养具有“准公共品”的性质,是一种最有价值的人力资本投资,政府应承担改善儿童营养的责任。是否实行儿童营养干预,很大程度上不是财力问题,而取决于政府能否把此事放在优先地位。
卢迈指出,首先,中央政府应在学生营养餐的立法、管理、监督和资金筹措等方面承担更大责任。应尽快建立学生营养改善的部际协作机制,由教育部门负责,财政、农业、卫生、检疫等部门配合协作,确保从体制上提供符合标准的营养餐。
其次,中央和地方政府应加大投入,在农村寄宿制学校普遍建设食堂,全面推广学生营养餐,让孩子们“都能吃上热饭菜”。当务之急是在政策上明确:现有针对“寄宿制贫困生的生活补助”是学校供餐的专项资金,目标应集中于改善学生的营养不良。
第三,扩大各级财政对农村贫困生补助的覆盖面。在贫困地区的乡镇以下学校,财政对学生的生活补助应覆盖所有学生。那些贫困农村的非寄宿生,其午餐也应纳入政府保障范围。在非贫困地区,生活补助可主要针对贫困生。
在国际上,学生营养干预有成熟的经验。美国等发达国家很早就对儿童营养进行干预,为学生提供免费午餐。很多发展中国家也先后出台儿童营养的国家政策,如泰国、菲律宾、斯里兰卡、肯尼亚、墨西哥、哥斯达黎加等,都取得了良好效果。东方
欢迎光临 信天谨游 (http://xintian.org/bbs/cn/)
Powered by Discuz! 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