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为什么我建议07年的助学活动是再建一所小学
[打印本页]
作者:
四眼带鱼
时间:
2007-5-31 12:27
标题:
为什么我建议07年的助学活动是再建一所小学
问题的产生
5月28日当生产部同事们在会议上讨论今年家园论坛的助学活动时,都比较倾向于持续捐助白杨村C114小学。而我与信天沟通后建议再捐建一所小学的建议没有得到大家的支持。
大家的意见大多认为,我们既然开始捐助白杨村,就该“善始善终”。现在去捐建另一所小学似乎有些“半途而废”的感觉。另外一个观点是,由于去年已经进行了捐建学校活动,今年我们似乎应该换一种助学方式。
其实,就在去年白杨村C114小学刚建成时,我就已经开始考虑“后续”问题。毕竟在国人的观念里面,“有始有终”是对一个人做一件事情成败的重要评判依据。但当我和信天几次深入交谈后,我却改变了自己的想法。
我对助学的认识
对于一个事物的看法,最有发言权的便是最熟悉这个事务的人。从信天这么多年从事捐建小学、一对一助学、捐助老师等来看,他对这样的事情是最有发言权的。
在信天看来,我们的助学热情以及建议都是令人赞赏的,但这些想法大多“看上去是很美”,却无法实施,或者说完全没必要去实施。对于身处繁华都市的我们坐在会议室凭自己的直觉去思考如何资助处在温饱不能顾全的地区,是随性而不成熟的。
每个地区都有一种平衡。看着那些长期被贫穷困扰的人们虽然令我们这些人心存不忍,但对于当地人来说,这也是一种相对的平衡。然而,很多资助者并没有注意到这些平衡,他们只是想当然的认为自己在拿钱做好事,而忽略了这些微妙的平衡。“我拿我的钱捐给谁是我的自由,其他人无权干涉。你说要顾及当地的其他人?这关他们什么事啊”
关,不但相关,而且非常相关。信天曾举了两个例子让我感触非常深刻。
第一件事情,一位被资助者的家长有一天忽然跑到当地的学校,找老师要东西。老师很是奇怪,交谈后才知道他们邻居的孩子也是被资助者,而那个孩子的资助人由于好心给他们寄了不少东西。于是这个孩子的家长来找老师要同样的东西,“为什么那个孩子有,我们的孩子被资助,却没有?”。在我们看来完全不可理喻的事情,在他们看来却很合理,因为他们遭受到了不公平的对待。
第二件事情,在确认被资助孩子名单的时候,一位志愿者发现当地村支书的2位女儿名字赫然在列。于是他随手划掉,把这两个名额给了其他孩子。结果没过多久,忽然传来消息,说那位村支书的一个女儿,由于没钱上学,又得不到资助,自杀了。
是的,一个花一般年纪的孩子就这样消失了。在这些地区,生命就是如此的脆弱。但我们无法责怪那位志愿者。如果换了是我们大多数人,都会做类似的事情。因为在我们看来,村支书无法和被资助划上等号,但实际情况却是,当地的绝对贫困已经完全淹没了相对“富裕”。在那里,没有“富人”。
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对于资助贫困地区,情况复杂的令人不敢想象。所以,说到捐钱,每个人都可以做;但说到去切实执行资助工作,却并不适合大多数的人。换句无情的话来说,大多数人对资助贫困地区工作的认识都是不切实际和毫无价值的。
但这并不是否定大多数人的所作所为。恰恰相反,如果没有多数人的慈善心,这些资助工作就会因为缺少了最重要的东西——资金而不了了之。那么,我们就回到了老祖先的一句俗语上——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只有这样,才能结合各种力量把资助贫困地区的慈善工作最终完成。
家园论坛及网友所扮演的角色
现在回过头来谈论我们家园以及家园网友在这样事情里所该扮演的角色。
毫无疑问,包括我在内的大多数网友,都并不真正了解关于被资助地区的具体情况,也无法做到去详细了解当地事宜以便决定采取何种资助方式。但我们却有一颗做好事的心。那么,我们的角色定位就是“出钱”的人。是的,就这么简单。我们捐出善款,既能满足这方面的心理需求,又不必承担太多无法承担的义务。对于另一部分想长期资助贫困孩子上学的网友,完全可以加入信天“一对一”助学体系。从历史记录来看,信天方在这方面的操作(比如被资助者的挑选,资助金额等)也比较成熟。
对于家园论坛,它所扮演的角色就是成为连接信天助学工作组和一大批有慈善心的家园网友们的纽带。
由家园论坛牵头发起助学活动,既满足了大多数网友的慈善心理需求,又满足了信天助学工作组对资金的需求。
我们该做什么
就白杨村C114小学,我承认它已经和我们家园建立了一种难以割舍的联系。我们似乎的确无法撒手。
好吧,让我们换个角度。让我们把视野由白杨村拉大到整个宁蒗,整个云南,整个西南…让我们站高些,看远些。
天哪,为什么这片大地上还有如此多的孩子们比白杨村更需要帮助?
一边是加入“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队伍,一边是加入到“解决大多数人温饱问题”的队伍。我们的能力使得我们只能做出选择,我们该如何选择?
我的答案是,我们可以每年对白杨都保持关注,但却应该把有限的精力放到惠及更多人的行动中。我们无法也不能对白杨村给予太多!
记得家园义卖小店店长小新曾建议组织家园网友对白杨的所有孩子进行长期资助时,我问了她一句话:
“你确定了解了相关信息,并已经计划好了方案,找好负责人了吗?”
“相关信息我了解了些,不过这是个提议,至于负责人,你,我都可以啊”
“你确信在以后的很多年里,你都能保持热情并细致的做好工作?保证能每年至少一次的去当地了解详情,不停的回复资助人的询问,质询。保证每年都跟踪了解被我们资助的孩子们的信息吗?很惭愧,我无法做到”
“那信天呢?”
“信天的计划中没有这些。”
于是她想了一个中午后,给我来了个电话
“从惟色的回忆可以看到,白杨的孩子每人每学期似乎还是需要交纳给老师10元,合计下来300多元。我们先不管这钱是否该交,我们可不可以帮这些孩子们负担掉?这样的事情我可以组织!”
我对小新肃然起敬。这就是正确的思路和切实可行的资助方法。
最后,说到是否需要换一种助学方式时,我的看法是,鉴于目前所了解的切实可行的各种助学活动以及去年我们所积累的经验来看。与信天合作助学最佳的模式。我是说做成功。
(附:今年关于修建小学的事宜我已经和信天联系过。根据去年所积累的经验以及今年信天对建校的安排。我们可以捐建一所4万元左右的小学,地址在云南。具体捐建流程和去年类似。)
窦涛
2007.5.31
作者:
信天谨游
时间:
2007-5-31 23:06
窦涛好,我仔细看了几遍这个帖子,写得很好,几乎不用修改了.
很好.
可以发到家园里了.
作者:
漫步轻灵
时间:
2007-6-2 23:27
带鱼说的好,各尽其力.
作者:
信天谨游
时间:
2007-7-1 23:31
讲得很好,顶一下.
欢迎光临 信天谨游 (http://xintian.org/bbs/cn/)
Powered by Discuz! 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