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云上的日子:宁蒗山村中学走访日记----望月
李井然
新手上路
Rank: 1



UID 368
精华 0
积分 0
帖子 117
阅读权限 10
注册 2007-10-17
来自 江苏常州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07-11-1 23:10  资料 短消息  QQ
做几次才一句一句的读完,就象读西行漫记一样,

一是因为从没去过那个地方,二是读了才知还有比我老家还穷的地方,三是读才理解信天为什么要到这个地方助学。

我读到一半时想到,如果用摄像机全程摄下,可以供央视再出几期社会记录的。

望月的文章思想情很强,我佩服的是这一点。

里面有很多精彩处,待再次细读时再慢慢学习。

这是我佩服的另一点。

尤其是望月对“盛宴”的态度,我有同感。

政府机关是这样的,对各种报销规定都 很仔细,只有对宴请一项漠糊,宴请发票可做招待费报帐,招待费不够时又可用办公费指标,再不句时还有临时机动金可补,再不行还可欠帐,不是有欠垮小饭店的机关吗,因此政府所有的工作顶目中只有宴请这一项不爱时间 地点的限制。。。。。。。。。

总之还要再读一遍。




退休工人
顶部
李井然
新手上路
Rank: 1



UID 368
精华 0
积分 0
帖子 117
阅读权限 10
注册 2007-10-17
来自 江苏常州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07-11-2 07:21  资料 短消息  QQ


"......路边一个全身披满塑料袋的乞丐,不遇见他,我就不算真正到过永宁乡。十几年如一日在街上游荡,捡拾塑料袋和废纸片御寒,被当地人戏称为“街道清洁工”,他已成为永宁乡有代表性的传奇一景。如此条件从不生病,生命力之顽强令人惊叹。浦老师说,神奇咯,他象有什么超能力......


望着那张积满风霜却并不沧桑、沟壑纵横、分不清性别的脸,我陷入沉思:这是生存的本来面目么?痛苦、欢乐、欲望、得失,全被腾空;走啊,坐啊,吃啊,睡啊,全安天命。这为活而生有何意义?海德格尔在讲到亚里士多德的生平时,只用了三个词:诞生、活着、死去。


在永宁,在一个夏日黄昏,全身披满塑料袋的一名乞丐,给我上了一堂最直白的哲学课。"

                                                             宁蒗山村中学走访日记----望月
----------------------------------------------------------------------------------------------------------------

读这篇日记很有感触,每日记载都有感想,想在此慢慢看慢慢写,不知是不是会被指“浪费资源”,因为与望月相比不论文采还是用词都显苍老无力。但是既已开始便不想停打(应是停笔,可现在分明不用笔了,用打也不妥,算了就是这意思,就停不下来,)昨夜将全篇看完,似乎一夜都在随望月在云中飘,先说说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这个了。

“一个全身披满塑料袋的乞丐,

十几年如一日在街上游荡,捡拾塑料袋和废纸片御寒,

被当地人戏称为“街道清洁工”,

他已成为永宁乡有代表性的传奇一景。

如此条件从不生病,生命力之顽强令人惊叹。”

看到此不仅想起本地一景,常州有个万仁大药房,因买平价药而闻名,那里天天买药的人排长队,来这里的人每年要很多药品才能维持生命,高血压,糖尿病.....每年医保中心每人补贴1000元,这1000元还只能支付所购药品全价中的70%,..........全市此类病人所需药品不计其数。所花的钱如果用现金也得用麻袋装,用汽车拉..........

于是有了下面的问题,

这个"街道清洁工"的免疫力怎么保持的这么好?他为什么不生病?

城里那些人的免疫力是怎么丧失的?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人靠药品维持生命?

--------------------------------------------------

“望着那张积满风霜却并不沧桑、沟壑纵横、分不清性别的脸,

我陷入沉思:这是生存的本来面目么?

痛苦、欢乐、欲望、得失,全被腾空;

走啊,坐啊,吃啊,睡啊,全安天命。

这为活而生有何意义?

海德格尔在讲到亚里士多德的生平时,

只用了三个词:诞生、活着、死去。

在永宁,在一个夏日黄昏,全身披满塑料袋的一名乞丐,

给我上了一堂最直白的哲学课”
.........


这一段早晚会被用做学校教材中去。时间吗只在于编写教材的人什么时候能看到。描写,剖解得入地三米。

他无法直接与城里文明人相比,但是他可以与那些无药可治在病床上拖延时日而想安乐死不能的人相比,他是幸福的。

如果他与那些人相逢,当用“相见恨晚”四字。

整日研究健康的专家可以从他这里找些灵感。

..............

与那些只在毒品赌场内外转游且时时侵扰他人的人相比,他是社会的中性人,对社会无害 。

与那些奋斗一生,欲得一房一妻一子女而不能,转而终日网上消耗仅有的薪水之人相比,也少了不少烦恼,

.................

讲哲学就更远了,那个用脑袋研究出原子弹的人不是也后愧不及吗?他的脑袋因为太好使,但也是

"诞生、活着、死去"

死去之前还送几十万人提前去了。

这纯是胡思乱想。

但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是,

我们不能都象他 ------ 这个“街道清洁工”,那样的话大海外面的人就来收拾我们了。我们必需奋起追赶那些可能导致人类灭亡加速的文化,科技,免得在此之前被人家消灭。

这也是信天一群搞助学的原因之一吗?

这是我自己觉得如此,如果推理太偏,纯属被人误导(玩笑而已)。

.....................读贴随想.......................

[ 本帖最后由 李井然 于 2007-11-2 08:29 编辑 ]




退休工人
顶部
李井然
新手上路
Rank: 1



UID 368
精华 0
积分 0
帖子 117
阅读权限 10
注册 2007-10-17
来自 江苏常州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07-11-2 10:12  资料 短消息  QQ
读”宁蒗山村中学走访日记----望月“ 随笔之六

这次再打开望月的贴子,看到我已经写了好几篇读后感了,为了好记,也为了有朝一日万一要出书,不仿给这些随想编个号吧,于是有了之六的标题。




”开会,几乎成为一种定式:校长讲话,老师讲话,我讲话,然后学生死不讲话。“

                                                   宁蒗山村中学走访日记----望月
---------------------------------------------------------------------------------

这是望月在访问又一个学校被资助的学生 之后的描写。

为什么?为什么会这样?

在城里帮助人递一张纸也会换来一声”谢谢“的。

为什么?

想了半夜又半天,回想起河南黄河北岸的老家,想起自己小时候的事,自己也很少说谢谢的。

那时我家穷,连一副水桶也没有,到井里去挑水都是借邻居家的,用完之后送过去,有人就说放那了,连送来了的“送”都不说,主人也只啊一声,如果没有人只放到原来的地方便完事,去借时也一样,有人就说用用水桶,没人担起就走。现在想想有点“无理”,怎么能象用自家东西一样用人家的东西?而用完之后一声“谢谢”也没有?

其实在乡下都一样,邻居之间相互借东西用是很普遍的事,因为普遍所以不怪不奇,成为自然而然的事了。时间长了人们之间不设防,因为不设防,所以在我老家村民之间相互借钱也不打欠条(当然坏处是明显的),如果要打欠条就是见外,就是不信任,甚至是对对方人格的侮辱.......

所以还得用望月的话来回答这个“死不讲话”的问题,城里人和那里是二个世界,两 个世界很多观念不同。而在他们看来,你们最基本的吃食还不是靠我们种出来的,你们富了,拿出点余钱来帮助我们这些暂时有困难的人是很自然的事,有什么好谢谢不谢谢的?在他们眼里没有二个世界,只有城里和乡下之分,倒中城里人有不少怪毛病,一点点小事也说“谢谢谢谢”,真薄气。

想来也是。信天之一群的助学不是很自然的事吗?没有政府规定,没有条约和义务,拿着自己的和他人的辛苦钱来助学,乐此不彼,还引来了外国朋友............这一切不是都是自然发生的吗?

所以学生的“死不讲话”有一定的社会背景,望月莫怪。从一定成度上说也是你们“成就”的,因为这些穷孩子人家本人并没有向你们衰求什么。是你们自愿的。

那么问题在那里呢?问题只在于,你想让他们与现代社会接轨,用城里人的表达思想的方法来表达他们的思想。这也是可以理解的的,但不是一朝一时能达到的。不信,你住下来和他们一起呆上二天,他们会把家里有几只鸡,那一只下蛋多那一只下蛋少都都告诉你,而你的时间不够。这一点我了解,我每次回老家,那些孩子开始见面时都不说话,第二天再见面他们就会象故事大王一样告诉你他的世界里的一切。而且会启发式的问你想知道那方面的情况。

可惜你时间不多。

你如果到他们家去,资助人如果到他们家去,他们会把家里最肥的鸡杀了给你吃(当然这又是你不喜欢的,减肥还来不及呢,当然你还担心给他们家增加负担,但是他们会把这事记一辈子:一个象仙女一样的好人到过他家,帮助他家孩子读书,这新闻 会以最快的速度传遍十里八乡,你这次去看学生,学生 回家后与大人说起,大人肯定会后愧没与你见上一面。信也不信?)。

可是在大会上他们不敢讲话。这是他们的世界里的习惯,当然无论用什么观点看这都 不是优点。再经过一些时日,再受那些小面盆(卫星天线)影响多一些,被现代文明“沦陷”的更深一些,他们就会象城里人一样了。

...................

[ 本帖最后由 李井然 于 2007-11-2 16:31 编辑 ]




退休工人
顶部
李井然
新手上路
Rank: 1



UID 368
精华 0
积分 0
帖子 117
阅读权限 10
注册 2007-10-17
来自 江苏常州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07-11-2 13:43  资料 短消息  QQ
读”宁蒗山村中学走访日记----望月“ 随笔之七


“这天晚上,我和如易先去了趟位于主干道上的宁蒗一中。她受一位在西部河乡做过志愿者的朋友所托,去找两位考上一中的昔日女学生,给她们一人送去两百元钱,补贴学习费用。对彝族女孩而言,能考上高中,并且家里还能支持其读的,少之又少。望着夜幕下熠熠闪亮的眼睛,年轻得没有任何皱折、光洁的脸庞,一时间,我感触良多。前面等待她们的将是什么呢:美好远大的前程?被现实击倒的自尊?愈挫愈坚的意志?无可奈何的卑微?

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当大山被我抛在脑后,我却为无法抛下的担忧而伤神——那一双双明亮的眼睛将来可能的黯淡蒙尘。助学,如何在理想和现实间保持平衡,如何收敛过于泛滥的同情心,却又时刻保持警惕,避免被犬儒的现实麻木了心灵,丧失敏锐的责任感,真的是个难题!”

------------------------------------------------
望月的优愁是有道理的,我也个无事忙的人,尽是关心 一些不着边的事,替别人发愁,替别人担忧。

我家这栋楼就住着几十个打工的男孩女孩,这个平民小区里住了大约几百个这打工青年,也都是初中毕业生,也有高中的。这里临近高档住宅区,周围有不少供“赖得下厨房的人”吃饭的饭馆,她们就在那里当服务员,大都没有社保五金,她们大多数都是打几年工,挣个嫁妆钱回家结婚(我家的一个亲戚就是这样,生完孩子再来,已经年龄大了,只能在流水线上做做)。文字知识对她们来说立马变得不那么重要了。可为了这些知识她们也是经过九年努力的。

后来老家来的孩子我就动员她们学点技术,找有社保三金五金的单位,那怕从学徒做起,不要在乎起点工资低。当然有学的,也有学成的,更多的是缺少长期观点,觉得五金三金眼下都没多大用处,我三遍五遍地说,能接受的不太多。他她们人从那个世界出来了,思想还在那个世界。

从“诞生,活着,死亡”的规律来说,学知识应该分成几档,为生计的,有发展的,高科技的。从活着的本意来说,为生计是很重要的。

可现在中国的应试教育是抛弃前面二个直奔大学目标,一旦高考不中,万事皆休,初,高中生,毕业后,种地不如在家的小学生,农药不会配用,养殖技术不懂,农机不会开,要从头再学,进城打工不如技校生,学技术要从头再来,与早三年出来的初中生相比差了一大段,这是中国教育的悲衰,望月为之叹息自是有道理的。

我想起了一句话

真理难寻,可很多时候总是供过于求。


[ 本帖最后由 李井然 于 2008-1-27 10:38 编辑 ]




退休工人
顶部
李井然
新手上路
Rank: 1



UID 368
精华 0
积分 0
帖子 117
阅读权限 10
注册 2007-10-17
来自 江苏常州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07-11-2 15:07  资料 短消息  QQ
读“宁蒗山村中学走访日记----望月”随笔之八


也许,就象信天所说,走访的意义并不在于重复那些完全可以电话传达的意见、原则,而在于一种精神力量的感染和激励。山外的世界多么遥远,哪怕用自由的想象也无法抵达,那我们就去抵达他们,用我们的到来,传达关切的信息。这些孩子多数无法走出大山,走出去的会遇到各种无法想象的艰难、挫败。当他们被这个世界的唯利是图、金钱至上所伤,对这个世界产生失望甚至怨恨时,如果想到还有那么一些人,没有站在所谓的高处,而是蹲下身来,象佤蓝说的那样,目光与他们平齐,会不会重新燃起希望?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不错,可星星之火多难培育、多难捕捉!

助学的意义就在于此吧:改变一个人命运的想法不现实,埋下哪怕一星半点微温的火星,照亮心灵的一角,总是可以做到的。世界的冷漠由每颗心的冰冷共同组成,解冻回暖也靠每颗心真切的期寄一起捂热。貌似理智的看破红尘,除了给这个乌烟瘴气的社会添堵之外别无它用。不能要求每个人都做西西弗斯,但,当别人背负巨石,走上一条注定功败垂成的悲壮之路时,请别嘲笑。

知识就是力量,这不是一个口号,不管中国的教育与现实的生产活动和社会活动是多么的脱节,知识总是用用的。

助学是千秋百代的大事业,她会一代一代的放大,有知识的父母会更加支持子女的学业,这是人们不会忘记的。

宋祖英在央视访谈节目中就说道,她得以走出大山,是因为小时一个探矿队员帮助她交了学费,如果不是那个探矿队员她可能还和大山里的其他女子一样在山上做农活。是那几块钱改变了她的命运。

信天助学资助了那么多人,成功的走出大山或在大山里成功的创业的肯定不少。只要我们一直随访下去,助学的意义会越来越显现出来。现代中国的教育与现实脱节的问题不在助学之人解决范围之内。

我是不是有点象你在汽车上碰到的那个夸夸其谈的人。

[ 本帖最后由 李井然 于 2007-11-2 15:33 编辑 ]




退休工人
顶部
李井然
新手上路
Rank: 1



UID 368
精华 0
积分 0
帖子 117
阅读权限 10
注册 2007-10-17
来自 江苏常州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07-11-2 18:00  资料 短消息  QQ
读“宁蒗山村中学走访日记----望月”随笔之九



当地老百姓在春夏之交青黄不接的时节,主食是“洋芋母子”,即洋芋发芽长成苗后再挖出来吃,不但营养价值极低,且容易发生食物中毒(众所周知,洋芋发芽了是不能吃的,老百姓明知危险还坚持食用,生计之艰难,可见一斑!)

这里不种粮食?看那些山为何似光山?看样子与江西的山也差不多,为何不种粮食?不能种粮食还不能种中草药吗(对你日记里写了现在开始种花椒了,这边也快了吧)?为何穷到如此地步,还要吃发芽的洋芋?


正因为生存问题是逼到眼前的第一问题,家长实在无力负担孩子的教育,烂泥箐当地学生流失现象严重。陈校长说,他们曾做过一个调查,结果显示:适龄学生(13-15周岁)全乡有900多人,在读学生却只有280人,除一部分在其他学校借读外,烂泥箐中学现有137人。


而相比之下,烂泥箐的情况还算好的,周边如万桃,人口3000多,小学无六年级,04年统计,高中生仅一人;二拉坝,一至六年级仅有80人,无中学,来烂泥箐中学就读的仅一人。


一方面是学校收不到学生,一方面是学生小小年纪便辍学帮农,外出打工。听说最近当地有两百多小学生被中介一次性带去深圳、东莞等地打工,我的心收紧了:这里小学的彝族孩子连汉话都不会说,可想而知在血汗工厂里会受到怎样的盘剥、压迫。被卖去山西煤矿的孩子还能被解救,谁去南方解救在流水线上劳作的孩子们?解救回来又怎样?就能回到课堂,象学校标语说的那样:“送我一个幼稚儿童,还你一个有志少年”?!

在城里用童工是要罚款的,可能是弄到郊县结合部,在那里管理不严,“包身工”可能又要回来了,好在教材里删了,不然学生会对号入坐的。

在当地人的观念里(无论父母还是学生),赚钱最重要。面对赤贫逼迫下的目光短浅,“急功近利”这个批判词,多么苍白。卢老师遗憾地提到一名天资聪颖、学习成绩在全年级排第二的学生,还有半年就要初中毕业了,老师们很有把握他能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一中或民中,他却辍学了。这样的孩子因贫困而失学实在可惜,老师们于是一人凑二十元让他再回学校来读书。可他自己反倒不愿意,宁愿打工挣现钱,逢人便说:“是你们老师请我回来读书的。”

不久,他再次辍学,被大山蒙蔽的视野,知识也无法穿透。

老师们也不容易,急功近利是没有办法的事。

佩服望月观察生活之深入,仔细,情感浓烈。

[ 本帖最后由 李井然 于 2007-11-2 18:18 编辑 ]




退休工人
顶部
李井然
新手上路
Rank: 1



UID 368
精华 0
积分 0
帖子 117
阅读权限 10
注册 2007-10-17
来自 江苏常州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07-11-2 18:21  资料 短消息  QQ
读 “云上的日子:宁蒗山村中学走访日记----望月” 随笔之十


看到我越听越沉重的样子,卢老师和陈校长告诉我一个好消息:开展助学活动后,学生流失现象有所缓解。去年流失80名,今年仅流失7名。


终于看到了助学的成绩,为你们高兴也为受助学生 们高兴,旦愿信天鼓起的春风吹得更多绿意。

祝福信天,祝福望月,祝福所有助学的人,祝你们一生平安,百事顺心如意。

[ 本帖最后由 李井然 于 2007-11-2 18:26 编辑 ]




退休工人
顶部
信天助学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6
精华 0
积分 0
帖子 198
阅读权限 200
注册 2007-4-3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08-1-26 00:22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翻一下给朋友看
顶部
如易
新手上路
Rank: 1



UID 19
精华 0
积分 0
帖子 46
阅读权限 10
注册 2007-4-6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08-1-27 15:38  资料 短消息 
回复 #86 李井然 的帖子

花椒是当地的经济作物
但是云南是山区,在海拔特别高(比如3000以上)的地方似乎并不能种植——这个只是推测,因为确实没看到有种
没有仔细了解过,也许有错

另外委婉的建议过当地人,多种一些经济作物,比如花椒
当地人回答了很多,但意思就一个——口粮要首先保障,不然会饿肚子(不是原话,但就这意思)
一开始觉得对方是“木鱼疙瘩”,这个种了花椒了,花椒换了钱了,有钱了不就可以买粮食了么
但后来觉得对于还在温饱线上徘徊、不会说汉语、连去县城都算是开眼界的人来说
我才是“木鱼疙瘩”

海拔低的地区农作物明显多了,水稻和烟叶也有
烟叶是当地不错的经济作物,据说光靠这个每户收入能达到千元以上的——在很多村子里,这是个大数目了
有见到在退耕还林以后的地区种植杜仲(海拔不高,具体不知),但是面积非常非常小——一则还林是最主要的,二则当地人说还在试验阶段

发芽的洋芋当地人人在吃,那是大部分地区的主食——特别是高海拔的村子里
海拔高,只能种洋芋和荞麦的,而荞麦是广种薄收的
在宁蒗县城2007年中已经磨成粉的价格才1、8/斤,彝族一般在有客人来时,才会做荞麦饼待客,也有做成糊糊喂养婴儿的
当地人的观点,只要把洋芋放在黑暗的地方,比如纸箱里
那么即便发芽也是没事的

再解释一下退耕还林
这个其实是几年前(04年肯定已经在执行)就在落实的政策
村中人使用火塘,这个是生活习惯,
当然用其他灶具或燃料也没有客观条件支持,没有煤气、天然气……
别告诉我可以用电炉,
其实去年很多村子确实已经通电,但是电费的支出呢?(当然,在县城就普遍用电与煤气了)
无论是取暖还是做饭都是山上捡来的木头
再加上口粮种植
这些都是村民的生存需要
然而确实带来了山体破坏、水土流失
退耕还林推出了,在三年的时间里,由政府提供口粮
村民据说很高兴
由于土地贫瘠,给的比村民自己收获的还要多
而且给的是大米
虽然没有了地,但可以不劳而获三年
这三年其实是缓冲期
之后就是自寻出路
他们可以寻到出路吗?
很多人是文盲,甚至不会说汉话。

[ 本帖最后由 如易 于 2008-1-27 15:53 编辑 ]
顶部
文月
新手上路
Rank: 1



UID 225
精华 0
积分 0
帖子 34
阅读权限 10
注册 2007-7-4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08-2-22 13:32  资料 短消息 
喜欢望月对"佩服"两字的解释
顶部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4-11-21 20:34
京ICP备07004120号

    本论坛支付平台由支付宝提供
携手打造安全诚信的交易社区 Powered by Discuz!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信天谨游 - Archi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