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建中的学校:
(乌龟MM一行拍摄)
走访记录:
作者:乌龟mm
宁利乡,是宁蒗县下属的一个乡,彝族为主。宁利乡中心完小的杨正才校长是信天助学在当地的联系人和助学负责人。
11月10日周六,连阴雨过,天放晴,人在客栈已是数日闲散。在和杨校长的电话中,得知他们正要进山办事,其中还要去考察信天正待建盖的一所村小。杨老师问是否愿意一同前往?于是乎~ 站在院子中间想了一下,问了问正在躺椅上养神的法老(也就是图坦塔盟)是不是想去,最后说“那就去吧”。
杨老师把行程推后一日,等我们第二天赶过去,然后一起进山。那所大山深处的待建小学,施工队已经到位,因为新校址的选地是当地人的一处农地,需要杨老师过去协调。我们跟去,于我们来说是见识,于杨老师来说,是外面世界来的四只眼睛,于当地人和老师则是远方来客。再说有更多作用,没。想不如做,就去了~
当晚大家一起吃饭,法老多吃了几只鸡爪,我暗自吃下许多大白菜叶,表达了对今后几日前路未卜的担忧~
第二天是周日,收拾停当,又带了三箱捐助物资,一早上路了。车是去宁蒗县城的,平时大概3个半小时车程。偏偏这些天来丽江周边柴油告急,买来so贵,司机师傅不紧不慢的节约着开,轰一脚油门滑行一下,急得法老在座位上抓狂不已。进山路上无数弯路迂回,他又小心翼翼,过弯就吱吱吱的踩一把刹车,终于本大人晕车复发,一路惨不忍睹。。。
好不容易这辆小车子唧唧歪歪到了终点,赶紧电话告知这个消息。宁利乡的杨校长和金棉乡的崔校长前后脚赶来,3箱物资中的两箱衣物给金棉乡,另一箱是学生文具,目前没捐助目标,所以就和我们一同去宁利,送给学校。提一下,这些东西恰好是法老两次捐寄过来,放在瓦蓝客栈,这次又随他一起下乡,真缘分哪~
东西分完话带到,崔校长告别走了。时间已经过午,我们和杨校长一起快快的吃过午饭,搭上另一辆小车,一同进山喽。
天色擦黑的时候,我们到了拖拉坪,这里是一个彝族村落,零落分布着一个个用木头搭建的房院。正待开工建盖的小学就是这个村落的村小。
杨校长一行几个老师走进一片农地,和这户农家的老爷子交谈。这片农地是新小学选建的校址,位于村落中央,选择此处的原因是,一来方便小学生上学,二来在寒暑假期间便于照管,避免财物丢失损毁。一番解释加上承诺的土地补偿办法之后,双方达成一致。杨校长说,明天,施工队就可以动工了。
今天的正事就到这里
大家从农地里深一脚浅一脚出来,旁边一户人家,是新建校地的主人家,当晚我们在这里落脚。
进门经过窄窄一条玉米叶子碾压其中的泥路,一个木楞房的院子现于眼前。站在我面前的,一只圆滚滚的大黑猪拱在猪槽里饕餮。这家伙实在是吃得太香了,最深刻的是它发出的声音,好像有个平整的木板不停的拍打在水面上,水面上激起2米高的浪花的那种,快速均匀的PIA~PIA~声。我站在它旁边,听了好久,脑海里不停的蹦出各种形容词:豪放、纯真、执著、无邪、专注。。。最后为了不显得过于城里的没见识,我动情的最后看了看它满是饭糊糊的嘴巴,离开了。那可是我见过的最可爱的猪~
彝族人家招待客人的地方在堂屋,堂屋中间一个火塘,里面燃着松木,旁边很多人,笑着说着。我进去,被让到火塘右边客座处坐下。明亮的火焰烤得脸发烫,松木于其中滋滋冒着油,烟尘向屋顶滚滚而去。火光摇曳中,新朋友、久相识,扎堆聊着天。本地话和彝族话交错其中,听起来别有风味。就是,如果要是还能全听懂就更好啦。所幸的是,我也有个普通话同伴法老,两个人就在一旁学习分辨哪个是云南话,哪个是彝族话
建校的施工队也来了,工头正是信天在宁蒗县助学的负责人浦礼顺的兄弟,杨校长介绍给我们,这位是老蒲。老蒲是个有着开朗的笑容的人,他刚接到信天北京过来的一个长途电话,要求施工队立刻开始在战河乡那边建盖另一所小学,两边同时动工。老蒲苦恼的是,人力不好找,这个地方的人工报酬都涨了,很多人更愿意去薪水更高的施工工程处干活挣钱,这个施工队的人有是因为兄弟情面留下继续。有些无奈,但是事情还是要做下去,不知道现在怎么样了。
周围宾客席地而坐,谈笑间一只小猪被推搡进来,嗷嗷哀鸣。听说我们是客,施工队也是客,又有建校的好事情,主人家要用坨坨肉来招待。彝族风俗,用来待客的活物要让客人看到,然后再杀。屠杀现场在屋外,有人推门进来把一个小气球样的苦胆挂在堂屋正面墙上,敬客礼节的一部分。又过了一会儿,一盘肝被拿进来倒在火塘里。。。烧烤。等到端上来一大盆肉,入乡随俗的一起吃,想起刚才活蹦乱跳的小猪,心里阵阵凉意。法老开始念叨见其生不吃,见其死不吃的君子良言。初次被这样彪悍的民风所震慑,万幸的是还是知道自己身为贵客,要有贵客的模样,于是佯装豪情快意地说好吃好吃!也算是一次在彝家做客的深刻体验。。。
到了夜深,站在院子中间,躲开昏黄的灯光,仰望天空。碧空如洗之下,群星璀璨,银河明朗的横亘当中。几次仰望,几次回屋暖身,终于让我于深寒之中看到它。也因为浸骨的寒冷,记忆更加清澈。
屋内人群散了不少,杨校长他们还在围火夜话。法老倾心于火塘的温暖,在火塘边地铺而眠。我离开堂屋钻进另一处木屋,和衣躺倒,一边无比想念着温暖干燥的被窝,一边瑟瑟睡去。
今天起了一大早。趁着全世界还没清醒,爬起来去寻方便之地。杨校长说过,彝族人家没厕所。他们一大奢侈享受就是可以边看风景边方便,并且对汉人集中起来都去一个地方上厕所的习惯感到很不理解,不接受:又臭又拘束。想想也是。那么我就,心中默念风景如画,留点纪念给它
院门以外,玉龙十三峰遥遥相对,从云端显露出来。山野还没有完全清醒,任云蒸霞蔚其间。一匹马从院子里面慢吞吞走出来,在不远处站定,尾巴翘得高高的,骄傲的放了一个屁,从容的便便,转身又闻闻,然后自顾的散步去了。昨天傍晚的大圆猪可能还在什么地方呼呼,要不然可以给它拍几张PP。小学生一群群,几个个,从身边经过,我们互相打量,他们三步一回头的走远了
彝族崇拜火,堂屋里的火塘有火种,终年不熄。进门烤火,出门看山,等等略过。
太阳公公出来了,大家来到施工队开辟好的地基上,金色阳光洒下,土地一派生机。我拿出相机,开始给施工队和动工的小学农地拍pp~
接下来的是pp
法老用gps测出的新校址,施工工具,信天施工队,划线挖地基的土地
图片附件:
CIMG8660.jpg (2008-1-19 14:42, 85.6 K)
图片附件:
CIMG8664.jpg (2008-1-19 14:42, 83.8 K)
图片附件:
CIMG8652.jpg (2008-1-19 14:42, 94.9 K)
图片附件:
CIMG8654.jpg (2008-1-19 14:42, 90.52 K)
图片附件:
CIMG8655.jpg (2008-1-19 14:42, 95.93 K)